市级机关设备管理中心:“四提升”推动设备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4-04-17    来源:淮安市市级机关设备管理中心

“十四五”以来,市级机关设备管理中心聚焦市委“攀高比强、跨越赶超”目标要求,围绕推动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中心任务,抓好“过紧日子”和“提质增效”两条主线,按照“日常工作日常抓、保运转,重点工作重点抓、促成效,难点工作创新抓、出亮点”工作思路,不断提升工作效能,打造机关设备管理保障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标杆。

一、“精细入微”提升细节服务

(一)做好设备定期更换。一是完善设备更换管理制度。制定设备更换计划,明确设备更换的程序、责任人和时间表。对需要更换的设备进行分类,按照优先级和严重程度安排更换计划。二是做好定期检查工作。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和磨损情况。根据检查结果,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三是做细设备更换记录。对更换的设备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设备名称、型号、更换时间、更换原因、更换过程和更换后的运行情况等,为后续的设备管理和维护提供参考。四是优化评估与反馈机制。定期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进行评估,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安全性能。根据评估结果,对设备进行优化或淘汰。

(二)提升上门服务品质。一是强化技术培训。定期为维修团队提供技术培训,提高团队成员的技术水平和维修技能。同时,关注行业最新技术动态,及时引进新技术和工具,提升维修效率和质量。二是注重服务细节。提供上门维修服务时,确保工作人员准时到达现场,并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在维修过程中,要保持与服务对象的良好沟通,及时反馈进展情况,确保服务对象的需求得到满足。三是优化服务流程。制定清晰的服务流程,包括报修、现场排查、实施维修、情况反馈等环节,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四是做好客户回访。在维修完成后,定期回访客户,了解设备运行状况和客户的满意度,及时处置后续可能出现的问题。

(三)扎实安全隐患排查。一是完善设备管理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完善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并严格执行。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防止设备带病工作。二是建立设施设备安全排查长效机制。将设施设备安全排查纳入日常工作范畴,建立长效机制,定期开展排查工作,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确保设备安全运行。三是完善设施设备档案。完善每台设备健康档案,记录设备的购买时间、使用年限、维修保养记录等信息。定期对设备档案进行更新,确保档案信息的准确性。

二、“一丝不苟”提升隐形服务

(一)坚持值班保障工作。一是落实责任制度。明确值班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对于表现优秀的值班人员给予奖励和表彰,对于工作不力的值班人员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以增强其责任心和工作动力。二是建立应急响应机制。针对设备故障等紧急情况,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完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和责任人,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措施,建立值班人员之间的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畅通和协作有效,明确应急处置时各班组之间的协同体系,形成团队合力。三是完善监督机制。坚持执行班组长带班制度,对设备保障值班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通过定期检查值班记录、现场巡查等方式,确保值班工作的落实和执行效果。

(二)用心定期保养服务。一是制定保养计划。根据设备类型、使用频率和磨损程度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全年设备保养计划。明确保养项目、周期、方法和操作流程,确保保养工作的有序进行。二是强化培训机制。制定全年培训计划,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提供专业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服务质量。培训内容包括设备结构、工作原理、保养流程、操作规范以及安全注意事项等。三是标准化保养流程。继续推动标准化流程的完善和落实,不断优化设备保养流程,提高保养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并在保养工作中详细记录设备的状况、保养内容和结果,形成设备保养档案。对保养记录进行分析,找出设备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为后续保养提供参考。

(三)从严外包单位管理。一是加强培训教育。继续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服务素质,转变以往重专业知识、轻思想教育的培训模式,两手一起抓,并将政治思想态度贯穿到实际工作考评中,将“讲政治、懂规矩、守纪律”这九字箴言内化于心、外显于行。二是优化监管机制。从严从实确保其按照合同要求和标准开展设备保障工作。坚持定期检查、现场巡查等方式,对外包单位的设备保障质量、进度和安全性进行监督和管理。并通过用户反馈、质量评估和服务满意度调查等方式,了解外包单位的服务水平和存在的问题,为改进服务提供参考。

三、“守正创新”提升专业服务

(一)创新服务模式。一是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上门征集意见等方式了解广大干部职工想法,改进服务作风,同时建立预防性维护体系,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和维修,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和故障隐患,避免故障发生。二是变模板化服务为个性化服务。根据不同单位的需求,定制适合其的保障服务模式,包括特定时间维修、噪音要求、服装要求等。

(二)创新保障手段。一是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在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能够快速响应并解决问题,减少对各单位办公的影响。二是建立设备档案。为每台设备建立完整的档案,记录设备的购买日期、使用状况、维修记录等信息,以便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设备。三是智能化管理。使用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四、“精益求精”提升高效服务

(一)优化故障处置效率。一是定期进行演练。定期组织员工进行设备故障的模拟演练,提高员工对故障的敏感度和处理能力。二是建立专家支持系统。与监管单位、设备生产厂家、专业维保机构建立联系,以便在遇到疑难故障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技术支持。三是建立奖惩机制。对于及时发现和解决故障的员工给予奖励,对于因操作不当导致故障的员工进行惩罚,激励员工积极发现并解决设备故障。

(二)优化管理架构效能。一是明确职责分工。明确各级设备管理人员的职责和分工,确保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职责和权力,避免出现权责不明的情况。二是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如精益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等,帮助设备保障管理人员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管理问题,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三是定期评估与调整。定期对设备保障管理人员架构进行评估和调整,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优化,确保整个架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淮安市市级机关设备管理中心 戴蔚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