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局:以“334”管理方法探索“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的公车实践
发布日期:2024-02-29    来源:

近年来,淮安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把带头落实“过紧日子”和“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要求贯穿公车管理始终,不断优化公车管理、强化节能降本,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上作表率,实现科学管理、统筹调度、方法多样、模式创新、集约高效的淮安公车实践。

一、筑牢“三个防线”,深化公车规范管理。发挥制度“管车、管事、管人”作用,进一步规范公车管理使用。一是筑牢制度防线。出台《淮安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淮安市公务用车集中管理平台建设及运行方案》《淮安市市级机关租用社会车辆管理办法(暂行)》等8项规章制度,对公车的编制数量、配备标准、更新处置、用车口径作出明确规定,规范公务租车的4个条件、6种情形,发挥制度统领指导作用,避免浪费。二是筑牢监督防线。建立重大节假日、特殊时期必查和日常抽查的监督检查机制。联合市纪委监委、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等单位,每年至少两次对公车管理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查有无派车单、车辆行驶轨迹是否与派车单目的地相符等。出台《淮安市公务用车管理使用负面清单》,明确在公车管理使用工作中严禁出现的16种情形,让党政机关在公车使用方面知红线、守底线,有效避免“车轮上的腐败”以及造成的资源损失。三是筑牢安全防线。抓好安全生产就是最大的节约。牢固树立“安全工作无小事”理念,每年至少组织管理人员和驾驶员两次安全演练、一次安全知识和技能竞赛,提高安全防护和自救能力。加强安全教育,驾驶员记牢在出车前、中、后环节中的“二看三查四牢记”流程,确保车辆不带病出入库。利用人防、物防、技防手段做好安全工作,定期对公车进行安全检查、维护保养,定期分析研判车况、出车率,提高安全系数,将一切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强化“三个坚持”,数据赋能科学管理平台。以信息化、数据化、个性化方式做好三个优化提升,实现降本增效。一是坚持“三化”管理。全面落实公车“管理平台化、平台信息化、车辆标识化”要求,实体化公车平台车辆集中率达99.04%,“一张网”信息数据覆盖率、车辆喷涂标识和定位系统安装率均达100%,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实现科学高效的统筹调度。二是坚持额度管理。公车年度运行经费实行额度管理,制定收费标准,发挥“蓄水池”调剂功能,有效避免个别单位因工作分工不同产生经费不足,工作无法开展现象发生,控制运行经费,更好地保障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等用车需求。三是坚持“集中+驻点”模式。建立车辆集中统一与分散驻点相结合的保障模式,有效避免公车简单化物理集中带来的调度时间长、运行成本高的问题。今年,根据用车分布情况,将原有的26个驻点优化成18个驻点,降低车辆运行成本。积极探索“公务拼车”保障机制,对同地点、同出车时间的不同用车单位进行合并,减少出车频次。

三、抓好“四个环节”,精细管理提质增效。严格落实加油、维修、保险“三定”管理要求,以精细化管理提升公车保障效能。一是抓好更新处置。从严要求车辆更新年限,无特殊情况下将车辆更新年限由满8年延长至满12年,做到非必要不更新。处置采取评估后拍卖的方式,避免国有资产流失,拍卖所得经费按财政规定执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购置新能源汽车,2022年度配备更新公务用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31.92%。二是抓好维修保养。建立“一车一档”,将车辆购置日期、品牌型号、加油数量、行驶里程、维修信息等录入信息系统,利用技术提示保养日期、使用年限、维修等,便于及时掌握车辆信息。车辆维修坚持就近原则,根据不同车况采取个性化维修方案,做到全程在监控下实施,尽量以修代换,杜绝“小病大修”。三是抓好油料管理。依据车型状况和季节特点,制定油耗“一览表”,每月详实统计行驶里程、加油量、出车次数等,及时排查分析油耗、单车出车次数少等现象。坚持加油“一车一卡”,在城区设立相对固定加油点,与加油站签订协议,实行驾驶员和加油员比对车辆、加油卡信息一致后加油的相互监督机制。四是抓好保险理赔。严格按政府采购流程,实行公车平台车辆保险招标,以“保险整谈”、个性化投保、协商返利方式降低每辆车的投保成本,最大化发挥保险理赔的“兜底”作用,减少计划外支出。


(办公室、公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