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为善为 创新实干 奋力推动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3-05-12    来源:

郭士贵局长.JPG

淮安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郭士贵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具有里程碑意义。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结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履职尽责,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增强前瞻性、主动性, 敢为善为,创新实干,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推动机关事务工作在服务保障淮安高质量发展中再上新台阶。

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确保工作方向不偏。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推动学习贯彻工作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深入领会“两个重大”、“一个表率”、“两个更好服务”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充分认识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性,不是中心影响中心、不是大局牵动大局,没有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党政机关就无法有序运转,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工作自豪感、责任感,自觉把机关事务工作放在淮安改革发展一盘棋的大格局中定位,站在全局的高度谋划、部署、推动机关事务工作,以高效能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淮安新实践,绝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厚望和重托。

推进“两化”融合发展提质效。标准化、信息化是提升机关事务工作质效的有力抓手。标准化是对政策、制度的细化和补充,既可以是流程,也可以是质量,目的是以最快速度、有效程序、最低成本,达成最大成效。信息化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信息设备,提升机关事务工作的反映、感知速度和能力。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以工作流程标准化试点为抓手,积极构建科学规范、保障有力的标准化体系,建立统一协调、运转高效的标准化机制,推动机关事务工作质量目标化、方法规范化、过程流程化、品质精细化;高分通过全省第一批标准化专项试点验收,扎实推进全省第二批标准化专项试点和全省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统筹力量资源积极申报地标和省标。以“方便快捷、实时掌控”为目标,积极推动“智慧后勤”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机关事务领域的协同共享、智慧管理、创新赋能作用,用好信息化数据分析功能、服务功能,推进系统互联互通,发挥网络技术的乘数效应,推动管理手段创新,不断提升机关事务治理效能。推广应用“淮事通”一体化智慧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办公房、公务车和节能管理“一张网”工作效能。以标准化带动信息化,以信息化助力标准化,以“两化”融合推动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强担当。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保障资源向重点工作、重大活动倾斜。资产管理:加强办公用房管理“一张网”建设,科学合理调整调剂办公用房,充分盘活闲置资产,积极探索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新机制,持续加强现代公物仓建设,扎实推进办公用房权属登记工作。公车管理:主要抓好安全、规范、高效,通过日常安全教育、年度技能大赛,树立岗位技能标兵,不断巩固安全工作基础。严格落实公务用车政策,控制租赁社会车辆,保证车辆在编制、用途、排量、价格等方面合乎规范。强化公车额度管理,实行“一览表”核算,加强考核奖惩、核算、调度,不断提高公车使用效率。节能管理:聚焦“双碳”目标任务,积极推动全市公共机构开展节约型机关、节能低碳示范、节水型单位创建工作,开展公共机构绿色低碳示范引领行动,助力“无废城市”、节水型城市建设。充分利用全国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等契机,深入开展节能节水、绿色出行宣传教育,持续推动垃圾分类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医院,积极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推动全市公共机构光伏发电和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建设。服务保障:强化外包服务“嵌入式”监管,精心精细做好安保、会务、餐饮、物业、设备等服务保障,确保机关运行高效顺畅;深入推进机关后勤服务市场化社会化,对机关运行保障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人做;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制止餐饮浪费;强化新《安全生产法》落实力度,构建常态化安全工作督查检查机制;做强会务服务品牌,树立行业地方标杆;坚持机关幼教寓教于乐,加强学科建设,深化“双培养”机制,发挥省级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辐射作用,深入推进“爱在乡村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从娃娃抓起”等,积极开展“早教中心进社区”志愿服务,科学规划幼小衔接工作,进一步提升机关幼教的美誉度和认可度。

持续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机关事务工作既有专业性政策性,又有重复性,极易造成固步自封、路径依赖、方法疲劳,工作原地打转。需要一支眼界开阔、勇于担当,富有专业能力、奉献精神的团队。首先要有人,人是根本。在人力编制最大化前提下,招录、遴选等多渠道稳定住一支队伍。人是生产力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所有的事情都离不开人来思考、实干,人才是第一资源。其次,解放思想提升标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科学的思想对工作有促进、指导作用。学习探索与机关事务工作相关的理论知识,掌握基本观点、科学方法,拓宽视野、更新观念,善于从工作大局思考问题、创新方法、谋划工作,冲破思维定势、打破发展瓶颈、突破路径依赖。聚焦市委“153”发展战略发力努力,着力在标准化推进、制度落实、特色品牌打造及宣传维护、量化考核等方面下功夫、提质效。三是提升专业能力素养。把专业能力提升放在突出位置,抓好资产管理、公车管理、节能管理、设备管理、文秘、网络信息等专业人才培养。充分利用外出考察、专业培训、一线历练等方式,多给年轻人搭台子、压担子、架梯子,为他们提供路线图和方法论,多锻炼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的能力,努力打造精业务、会管理、优服务、强保障的高效团队,全力解决本领危机、能力不足问题。四是积极涵养“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综合体,包括敬业、专注、创新等内容,一句话就是精益求精。倡导把打造精品、追求卓越作为职业操守,把瞄准一流、争先创优变成行为习惯,把精雕细刻、追求完美当成工作理念,开展全市机关事务系统物业、餐饮、会务、公车、节能等知识技能竞赛,营造补短强特、比学赶超良好氛围。把一件件平凡的工作做得不平凡、做到极致,平凡转化为优秀、伟大,提升美誉度,充分展示后勤服务品牌魅力。五是大力加强作风建设。聚焦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健全制度,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和省市委落实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正之风反弹回潮和变异,大力纠治“不懂、不学、不敢、不为”等问题,对不担责不作为、不肯干不敢干、卷起袖子在一边看等“躺平式”现象敢于亮剑,保持求真务实、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确保干部职工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机关事务事业之中。